新闻中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与“住宅和餐饮场所燃气储用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227


2025322日,由清华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与“住宅和餐饮场所燃气储用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李爱平专员、应急管理部调查评估和统计司黄兵处长应邀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院士、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张兴凯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孔彦鸿研究员、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刘传正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钱新明教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徐放研究员、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张金专教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杨子江高级专家、北京中玉天晟会计师事务所罗爱社高级会计师等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并开展论证。



项目专家组

项目启动阶段由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袁宏永教授主持。袁宏永代表项目牵头单位清华大学对各位参会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安全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袁宏永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千代表项目牵头单位清华大学致欢迎辞。他强调,该项目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项目的启动实施,既是机遇,更是责任,对此学校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表示,在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指导下,清华大学将以更加坚定、更加务实的态度,全力以赴推动项目研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成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清华智慧和清华力量。

李千副院长致辞

实施方案论证阶段由专家组组长张来斌院士主持。“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国锋教授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任飞、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栗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赵金龙副教授、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高级工程师郭玮,分别对各课题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住宅和餐饮场所燃气储用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实验室主任黄丽达助理研究员对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与各课题实施方案的汇报,经讨论与质询,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实施方案论证。

“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苏国锋汇报

“住宅和餐饮场所燃气储用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项目负责人黄丽达汇报

会议最后,李爱平专员和黄兵处长分别发言。黄兵处长阐述了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现状与挑战、灾害调查评估工作的研究体系与逻辑,对项目研究提出了“落地化”和“系统化”的建议。李爱平专员就科研项目“九问”与全过程管理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希望项目组精心组织实施,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爱平专员发言

黄兵处长发言

当天下午,项目组邀请财务专家罗爱社宣讲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等管理规定。项目组对标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现有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罗爱社高级会计师宣讲科研项目管理规定

会议还组织参观了清华大学昌平科研基地,实地考察城市安全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建设情况。

参观清华大学昌平科研基地

延伸阅读:

“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项目于20251月立项,下设5个课题,10家参与单位。项目以“融数据-找原因-厘责任-防未然-建平台”为主线,针对灾害事故调查评估有效信息提取难、原因和性质认定难、警示教育精准性不足等问题,研究灾害事故调查评估“图---像”等多模态数据智能融合、全过程智能推演分析研判、责任认定辅助决策大模型、防控措施智能生成等关键技术,研发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赋能灾害事故精准调查,提高灾害事故调查评估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住宅和餐饮场所燃气储用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项目为青年科学家项目,于20251月立项,3家参与单位。项目面向餐饮和居民住宅用气场所燃气监测预警抗干扰、抗温差、耐漂移、长周期免维护等应用需求,研制餐饮和居民住宅场所新型激光燃气探测器。项目拟解决餐饮和住宅用气场所燃气早期漏逸扩散聚积致灾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目标气体特征响应信号解耦与提取技术、燃气探测器激光信号及波长宽温自适应技术两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