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4中国公共安全大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4-11-21 浏览次数:5663


1115-18日,2024中国公共安全大会(简称“CPSC2024”)及同期各项活动成功召开,主办方及大会组委会向所有在此次盛会中给予指导、支持与合作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伙伴、代表团、展商及媒体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与崇高的敬意。

大会以“科技赋能高水平安全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加坡内政科技局支持,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设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期刊Journalof Safety Science andResilience、《安全》杂志等共同承办,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安徽省消防协会、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合肥市应急协会、安徽省城市安全与应急产业(技术)联盟协办。


大会现场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张红文,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范维澄、苏义脑、彭苏萍、刘吉臻、李建刚、康红普、王运敏、张来斌、葛世荣、殷跃平、吴爱祥、唐菊兴等十余位院士,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安徽省科技厅厅长赵明,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徐小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局长覃刚,西安科技大学校长邓军,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安徽建筑大学校长黄显怀,安徽工程大学校长卢平,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院长闫胜利,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党委书记张瑞新,应急管理大学(筹)党委书记赵峰华,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合肥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及来自英国、新加坡、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西、智利、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科特迪瓦、泰国、卡塔尔、老挝、尼日利亚、乌干达、白俄罗斯、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200多个高校院所及学会协会等专家学者和领导嘉宾参加大会。来自20多个省市200家企业参展,2万多人次现场观摩。大家共同探讨公共安全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与安全产业应用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新动态,为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人才招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公共安全领域高能级、国际化学术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安全科学与工程)召集人张来斌,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洪水管理与水资源主席Jimoh Onemayin David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宣布大会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建刚,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合肥院执行院长袁宏永主持。


张泉常务副市长致辞

张泉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合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聚焦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发挥科创优势,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创新安全治理,培育安全产业,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合肥是个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我们殷切的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合肥创新发展,共同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公共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合肥力量。


彭苏萍院士致辞

彭苏萍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不仅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契机。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加速汇聚公共安全创新资源,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质量,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做好服务我国公共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为我国加快推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来斌院士致辞

张来斌在致辞中指出,安徽省合肥市在公共安全技术创新、工程示范、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相关技术、装备、产品已向全国推广应用。2024中国公共安全大会选择在安徽合肥举办,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公共安全大会致力于打造公共安全领域高能级、国际化的品牌盛会,通过这个平台,各界能够加强科技合作,有效实现需求信息准确传递、新产品及时应用、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共同推动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曾嵘副校长致辞

曾嵘在致辞中指出,20235月,清华大学成立安全科学学院,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致力于解决重大安全问题,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及科技水平,更好的服务国家和社会。长期以来,清华大学十分重视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清华合肥院作为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发展特色和清华大学的多学科和人才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协同创新发展体系,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公共安全事业贡献清华智慧和力量


郑国光会长致辞

郑国光在致辞中指出,安全乃国家之大事,百姓之要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需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关系,公共安全无处不在,顺境明安隐危,逆境明危隐安;凡事防为上,救为中,戒为下;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人人讲安全,树牢安全意识,织密人防、物防、技防公共安全网,人人才能安全,生活才能安心。


Jimoh Onemayin David主席致辞

Jimoh Onemayin David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以来提倡在减灾领域开展跨学科合作,鼓励各国将科学、教育和政策有机结合,打造更加具备韧性的社会。在这方面,中国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以数据驱动的前瞻性方法为基础,为如何保护社区提供了有力的典范。今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综合洪水管理与水资源,紧扣增强全球各地社区的抗灾能力的使命,积极应对灾害带来的挑战。

大会同期举行了国际巨灾科学平台揭牌仪式、安徽保险防灾减损科创中心揭牌仪式、《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丛书》发布仪式以及“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


国际巨灾科学平台揭牌仪式

国际巨灾科学平台是面向全球重大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事故灾难频发的现实情况,联合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的跨区域、跨学科、跨灾种的科学联盟,将在聚焦顶尖实验设施和科技队伍,构建防控理论和方法,研发先进技术和装备,强化巨灾防控应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安徽保险防灾减损科创中心揭牌仪式

安全科技与保险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为有效提升安徽保险行业的风险减量意识和能力,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清华合肥院、安徽省保险行业协会以及29家保险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安徽保险防灾减损科创中心。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丛书》发布仪式

根据住建部的工作部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安全科学院共同组织编写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丛书”,这是我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一项最新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的理论成果。


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

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环节,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刘乃安教授、王成教授、申世飞教授为 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颁奖仪式

彭苏萍院士、王运敏院士、张来斌院士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颁奖仪式

范维澄院士、彭苏萍院士、刘吉臻院士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范维澄院士宣布大会开幕


李建刚院士主持开幕式


袁宏永院长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苏义脑院士、彭苏萍院士、范维澄院士、Ksenia Chmutina院长、Jimoh Onemayin David主席、康红普院士、殷跃平院士、梁万年院长、宋考平副主任、鞠杨副主任、袁宏永院长等分别做精彩报告分享,报告全面展示了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高价值参考意义。


苏义脑院士作主题报告


彭苏萍院士作主题报告


范维澄院士作主题报告


英国拉夫堡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Ksenia Chmutina作主题报告


Jimoh Onemayin David主席作主题报告


康红普院士作主题报告

殷跃平院士作院士报告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作主题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考平作主题报告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鞠杨作主题报告

袁宏永院长作主题报告

大会还举办了清华大学与英国拉夫堡大学城市安全韧性双边论坛、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研讨会,以及国家安全、应急管理、检测认证、消防安全、爆炸安全、航空安全、海洋安全、灾害医学、应急救援、人员防护、公共卫生、石油化工、灾害事故调查、风险与韧性、矿业与地下工程、城市道路与地下空间安全、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维、减灾与应急管理、社会安全、青年学术、安全产业等二十余场主题论坛/研讨会。各论坛立足于安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产业应用等多维度,探讨安全科学与技术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为公共安全及相关交叉领域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公共安全技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理事会人员进行调整,对增选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进行选举。

安徽保险防灾减损科创中心第一届成员大会

安徽保险防灾减损科创中心第一届成员大会选举了常驻主任、轮值主任、秘书长等成员。

减灾与应急国际论坛——与会代表

减灾与应急国际论坛与会代表一致支持成立国际灾害减灾与应急管理学会(IADREM),为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管理研究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减灾与应急国际论坛——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袁宏永院长分别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工程系助理院长Supattra Visessri 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先进研究院院长Ksenia Chmutina教授签署国际巨灾科学平台合作备忘录

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是国际巨灾科学平台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清华大学推动全球科技协作、服务人类安全福祉的坚定承诺。未来,国际巨灾科学平台将继续致力于成为全球防灾减灾领域的高端智库,为全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减灾与应急国际论坛——清华合肥院党委专职副书记范观兵与印度尼西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院长代表Fatmah代表双方签署学术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旨在加强双方在灾害管理、气候变化研究、城市安全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的学术合作生态,为全球灾害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了清华合肥院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的协同发展,为建设全球领先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双边论坛


青年学者学术沙龙

青年学术论坛

国家安全论坛

应急管理论坛


检测认证论坛

检测认证工作委员会成立将充分发挥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平台优势,为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贡献力量。会议选举了第一届检测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

消防安全主题论坛


爆炸安全论坛

航空安全论坛

海洋安全论坛

应急与灾难救援医学主题论坛

应急救援论坛


人员安全与智能防护论坛

人员安全与智能防护论坛同期举行了第二届人员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公共卫生论坛


石油与化工安全论坛

灾害事故调查论坛

第二届灾害事故调查评估专委会成立并举行委员聘书颁发仪式,同期举行中国消防协会火灾调查专业委员会增补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风险与韧性论坛


矿业与地下工程主题论坛

城市道路与地下空间安全主题论坛


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主题论坛

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政产学研多方合作、跨界交流平台正式搭建,委员会将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相关理论创新研究,编制标准,推动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维主题论坛


社会安全主题论坛


安全产业发展论坛

安全产业发展论坛期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新华社联合发布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流通倡议书及场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志华发布了全域城市安全创新场景的重要报告,其中合肥城市安全典型场景能力企业推介有: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总体解决方案;城市生命线产业集团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体系;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消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合肥清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激光传感监测设备;天泽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消防云服务体系;合肥华心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数据整体闭环安全解决方案。

开幕仪式前,省市领导、重要来宾代表共同参加了公共安全科技与产业博览会巡馆活动。博览会2.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设置城市生命线安全、数据与网络安全、低空安全、化工与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综合应用等5大应用场景,促进企业界充分展示公共安全新技术与安全产业新产品。






展会花絮

此次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科技日报、中国商报网、中国财富网、香港商报网、上海证券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商报、安徽交通广播、合肥日报、新安晚报、市场星报、安徽经济网、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交通广播、中安在线、合肥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以会为媒,喜迎八方来客。院士专家同台论道、共商良策,知名企业家同场展示、共议合作,携手推动公共安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共同服务国家培育发展公共安全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