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在合肥开幕|我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发布日期:2021-10-21 浏览次数:3812


1018日上午,2021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暨第四届安徽院士创新发展论坛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主办,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承办。安徽省委副书记程丽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安徽省副省长张红文,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韩军等领导以及常印佛、施蕴渝、陈国良、张裕恒、都有为、谭建荣、袁亮、陈湘生、赵国屏、黄维、袁宏永、刘青松等30余位院士专家出席论坛。


开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以“聚力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旨在发挥长三角院士专家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用金合作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展示平台等,服务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

开幕式由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洵主持,开幕式上,程丽华、吕昭平等分别致辞。

安徽省委副书记程丽华致辞

程丽华在致辞中强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要依靠创新、依靠人才。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勇攀科技高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四个面向”,加强原创性成果应用研究和转移转化,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投身国家战略,加强开放协同创新,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在加快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发挥磁场效应,帮助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市场主体,在助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为各类人才在皖创新创业创造搭建广阔舞台、提供精准服务。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致辞

吕昭平在致辞中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加快长三角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类优质要素高速、高效、高质量聚合的必然选择,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三省一市的科协要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循环,要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要不断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形成全球竞争优势。

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作专题报告。其中,在城市公共安全专题报告环节,袁亮、陈湘生、袁宏永分别围绕“‘双碳’愿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考”、“全域三维韧性城市——城市安全之基石”、“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技术研究与应用”做主题报告。

袁亮院士作主旨报告

袁亮从体制机制、人才孵化、科创产业融合、能源战略、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战略对长三角一体化整体战略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他表示,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构建教育、科技和产业统筹推进、融合发展格局, 推进“理-----法”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培养各领域各行业高层次碳中和创新人才。

陈湘生院士作主旨报告

陈湘生围绕城市安全问题从“城”“市”“管”三维韧性阐述了城市安全的内涵,并从社会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组织韧性四维视角立体刻画了韧性城市的结构属性,引发大家对韧性城市全新的思考,进一步开阔了大家的视角。

袁宏永教授作主旨报告

袁宏永围绕“城市安全运行风险、城市火灾监测预警、燃气爆炸安全监测”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目前城市安全发展的现状、问题、特点、技术需求、发展路径及成果案例模式分析,全方位、系统性的分析了城市安全发展的内核和外延。他表示,近年来在省市校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通过产学研深度协作,我们探索出一条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市场运作为抓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清华方案·合肥模式”。他强调,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创新和产业政策优势,躬耕细作、强化创新,抢抓新一轮机遇和挑战,推动“清华方案合肥模式”纵深推进,为安徽省乃至国家公共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借鉴和指导。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长三角“科创中国”建设成果展、院士科技成果展等,全面展示近年来沪苏浙皖科技经济融合的重大成果,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助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